惠农“后一公里”——农行蕲春县支行创新“三农”服务模式观察
如今,大别山区的农民也和城里人一样,可以在家门口取钱、汇款和领取养老金了。
5月9日,蕲春县赤东镇野塘嘴村的农村金融服务站挤满了前来领取新农保养老金的老人。刷卡、查询、输入密码……不一会儿,他们就领到了当月的养老金。
“这样的服务站早就应该到农村了,那样我们就不用专门到县城去取,节省了半天功夫呢。”老人宋春桃说。
自2009年以来,蕲春县农行先后投入870多万元,在全县设置以惠农卡为依托,以转账电话为载体,以农家店(超市)为基地,以信息员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服务站”。如今,全县578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
“农村金融服务站”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打通了服务“三农”的“后一公里”,基本满足了村民足不出村办理日常金融服务的需求,有效破解了农村“取现难、结算难、贷款难”的难题,惠农的金融血液正滋润着蕲阳大地。
而引导这股金融血液流向的是蕲春县农行不断创新的“三农”服务模式——该行通过做实“惠农通”工程,实施以项目为牵引,短短几年让“惠农通”工程提质、扩容、增效,推动了政策流、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一齐向农村流动,自身的经营业绩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布放网点,建设惠农便民的“连心平台”
近年来,蕲春县域经济发展较快,农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富裕了,消费活跃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农村金融网点撤并所带来的服务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长期困扰农村的“三难”问题更加迫切需要解决。
农行在股改上市前就根据自身的业务特色,提出“面向三农”,把支持县域经济、“服务三农”作为自己的使命,因此“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永恒的主题。
蕲春是农业大县,蕲春金融是典型的农村金融。蕲春县农行在全县有49万客户,农村分理处客户占到66%;有18万余张惠农卡,1675个烟草经营户。尤其是全面代理的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涉及全县39.6万人。这些都要求农行必须加快村组平台建设,布放转账电话,将银行柜台搬进村组。
蕲春县农行党委书记、行长王任山深有感触地说:“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家乡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我们的根脚在农村,那里有我们年迈的父辈,他们为了取点钱走出偏远山村,该是多么艰难。远在异乡打拼的人们,瞬间将打工收入汇到家中,该是多么的喜悦!”农村金融服务站的设施简单而又实用。一部转账电话、移动pos机、点钞机、保险柜,即是一个服务站信息员的全部“家当”。但就是这几个简单设备却可以实现小额存取款、转账汇款、养老金发放、电费批量代扣、话费充值等基本金融服务。
村组平台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该行张榜分理处负责张榜、大同、檀林三个乡镇、107个村的平台建设,而该处除了主任以外没有其他外勤人员,107个村的平台建设从选址、安装转账电话、配送办公用具到设备维护都由主任一人承担。
现在,全行“以骨干点为基础、以示范点为主体、以展示点为标杆”的村组平台格局基本形成。农行村组平台成了惠农便民的“连心平台”。到目前,该行共在全县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站578个,实现了对全县所有行政村的全覆盖。
服务点使用卡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外地资金与当地农村之间有了资金快车道,为解决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生活问题起到一定作用。它也成了家人与外出务工、求学亲属的纽带,成了国家惠民政策与农民、农行与客户对接的桥梁。特别是在没有农行机构的檀林、田桥、彭思、茅山、狮子、管窑等乡镇,村民都能通过村组平台及时支取务工汇款,领到新农保资金。
农行村组平台方便了农户,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经测算,农行村组平台实现全覆盖以后,仅办理业务路费支出一项,一年就可为全县农民节约支出1226万元。
激活项目,打造服务农民的“示范平台”
如果没有服务项目的依托,平台就会成为空架子,转账电话就无法发挥作用,惠农卡的使用率也会大打折扣。为此,该行结合蕲春实际,梯次推进烟草访销、电费批扣、新农保等项目。
该行与县电力公司达成电费代收协议,率先在张榜分理处开展电费批扣试点工作。当前,电费批扣工作在全县顺利推进,签约客户通过村组平台实现电费自动缴纳和扣收。
与县烟草部门合作,推动全县一次性将1675户烟草经营户的存折更换成银行卡,让所有烟草经营户足不出户、利用村组平台的转账电话就可以缴纳烟款。
跟进新农保,全力服务农户的“养老大事”。目前已为全县60岁以上10万参保户发放了惠农卡,所有的参保户依托农行村组平台,不出村就可以领取养老金,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路费。
今年,该行继续“精耕”项目“试验田”,增强项目与金融的粘合度。4月,该行与县供销社综合服务社成功签订合作协议。按照协议,该行将对供销系统涉农资金、涉农项目实行全程服务与代理,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乡镇中心供销社等提供结算、授信、融资顾问等全方位金融服务。银行与供销社的“携手惠民”项目,实现了农行村组平台和供销社综合服务社的有效对接,推动了“物资流”向农村流动。
针对创业青年增多的实际,该行与共青团合作,对接创业相关的银行产品,开展银行助创业青年“青春飞扬”项目,为他们创业提供贷款帮扶,推动“资金流”向农村流动。
在教育领域,该行与县教育局达成初步合作协议,对全县各中小学全面开展转账电话进校园、金融IC卡进校园的特色营销活动,实现教师工资代发。银行与校园的“一线相连”,推动了“信息流”向农村流动。
如今,农行金融服务站已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服务站不仅是惠农资金的发放点,也是惠农政策和金融知识的宣传点,这又无形中推动了“政策流”向农村流动。
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政策流,“四流”汇集。惠农的金融“血液”,给山区发展注入活力,为老区人民带来了福祉。
赢取客户,挖潜自身发展的“营销平台”
王金涛在横车镇界岭新街经营一家副食店,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两年前,农行将金融服务站设在了他的店里,他成了这个金融服务站的负责人。由于他的人缘好,村民都到他的服务站办理存取款等金融业务,服务站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赢得了村民的口碑。2012年,他被县农行评为“2012年村组平台信息员”。
因为没有金融机构,过去农民与金融机构的沟通非常有限。村组平台建成以后,农行致力于将转账电话的机主转型为农行的编外业务信息员。农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可通过服务点信息员与农行取得联系。
农行在贷款发放前审查借款人信用信息,也可借助服务点信息员开展调查,从而在农行和农民之间搭建了信息沟通的平台,使农民群众的金融需求与金融机构进行了有效的对接,拉近了两者间的距离。
狮子镇返乡农民龚志勇与人合伙创办养鸡场,今年初想扩大生产规模,但却为资金发愁。在该镇农村金融服务站业务信息员郑静的介绍下,农行客户经理上门进行了客户调查,发现该客户诚信度高、能力较强,不到一周时间,就以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的形式放贷15万元,扶持养鸡场的发展。
养鸡场经营规模扩大了,龚志勇的收入也不断增长。他现在一有闲钱就到郑静的服务点,通过网银申购农行理财产品,也获得了较好的回报。
通过村组平台,该行实现了典型客户拓展、贵宾客户提升和重点产品的营销,在存款引存、贷款推介、产品营销、中间业务收入增收等方面,实现了增收增效的目标。
目前,578名信息员,拓展村组典型客户5780个,信息员累计揽存18620万元,拓展贵宾客户820个;累计发放惠农卡24.2万张,其中新农保参保人累计发卡11.5万张。惠农卡存款5406万元、贷款5424万元,拓展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1728.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