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主流媒体一直在报道房价下跌,但是老百姓不信。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上,定调了未来楼市政策走势。
狂飙猛进的房价,让中国楼市成为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而这也让监管者不断提高警惕。
24日傍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货币政策、楼市、股市等方面做了多方定调。其中给楼市的定调是:要 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
今天的小编打算以此次会议中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为切入点,跟大家聊一聊房价的走势。
1、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
对于货币政策,其中有几个要点这么表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之前一直强调的“稳健中性”变成”稳健“了?“中性”二字不见了,是不是代表货币紧缩结束,转为宽松了呢? 樱桃小房子坚持认为,货币政策并未转向!现阶段不可能由紧转松!
看看上半年的货币松紧就知道了,应该说是不松不紧,不算松,很多一二线城市的房贷一直拖着没额度放。也谈不上很紧,因为三四线城市还在去库存,货币供给相对还是很宽松。
除此之外,就在刚刚,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主办的《金融时报》刊文发出重要信号,提出:货币政策已不宜进一步收紧。其中透露的信息不言而喻。
当然,这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向,也不意味着货币宽松重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会再收紧了,市场利率也不会趋势性上升。
货币政策不再收紧,对楼市是个利好,但不意味着楼市将出现全面反弹。
2、楼市走势将如何?
会议上,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表述是这样的:“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再对比下4月末政治局会议的不同表述:
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有序消化房地产库存,注重解决区域性、结构性问题,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政策。
基本上已经明确了,调控的持续稳定,就意味着不会放松,较大的涨和跌(价格)都不允许。客观上,也不可能放松,因为调控了,房价还没有真降呢!最主要是经济增速上半年有6.9%,非常不错的成绩,经济稳定,房地产也就有了调控的空间。
那么为什么现在还没看到明显下降?我觉得还是货币没有完全收紧的缘故,基准利率一直没有加息,调控政策对市场的威慑力不足,大家预期货币会一直放水,所以拼命买房保值增值。
对于投资策略,房姐一直是属于稳健派,宁可错过,也不踏错。也许现在冲进去,可能短期内还有小幅上涨,但是我能卖的出去吗?一年涨10%我有钱赚吗?没有。不涨或微涨,都没钱赚。
即使有赚到的差价,如果不套现,也是白搭。但我不想承受这种担惊受怕房价下跌的痛苦。
3、租购并举或是房地产长效机制之一
会议中提到加快建立长效机制,有业内人士指出,租购并举或是房地产长效机制之一。这段时间各大一线城市的一系列举措大家也看到了,很明显鼓励住房租赁消费,是政策导向,也是市场方向。
在住房矛盾较大的城市,房子的定位越来越接近于“生活必需品”,类似“柴米油盐”,政府开始加大干预的力度,以图实现公平。租赁试点即将开启,那么对楼市走向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呢?
1、买房收益模式将改变:由“赚房价上涨差价”转变为“收房租”;
2、高租售比房子有潜力:地铁沿线低总价公寓,低总价小户型住宅等;
3、名校学区房租金上涨:如果“租售同权”,租房真的能上名校,那么名校学区房租金未来可能是天价;
4、出租房屋要交税了:租赁市场完善后,出租房不用交税将成为历史;
5、房价将不会再大幅上涨:发展租赁将是楼市调控长效机制重要一环,加上限购限贷限卖限价等系列措施,房价大幅上涨将终结。
6、非自住买房投资悬了:如果你现在还想纯投资,不打算自住,将面临限价、限卖、税费和加息等众多不确定因素,面临较大风险。相反,自住或者未来适合出租的房子将比较安全。
无论基于哪点来说,国家想把房价真正摁下去的决心很坚定,炒房客的末日或真的到了。
4、这个世界正在惩罚炒房者!
房子对于有钱人是一项榨干刚需的丰厚投资,对于没房的普通老百姓却是一个必需品。人的一生都在和房子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
大学毕业了,要在工作的城市租房住;结婚了,丈母娘要求有房才肯嫁女儿;有了孩子,没有学区房不能上学。一套用于自住的房子,却为我们的人生处处设关卡。
假如我们把房子想象成粮食或者衣服,那得多可怕。食物是人类的生存所需,炒粮食炒到老百姓吃不起,就会有人饿死;衣服是基本生活必需品,炒衣服炒到人老百姓穿不起,就会有人冻死。
所以,你有多想买房,就有多恨炒房者。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违背这个铁的法则,即使一时赚到了快钱,但早晚是要赔回去的。
对这个事情,讲得最直白的,是马云。马云在杭州举行的全球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说到:未来房子如葱。马云说,过去8年内,中国的房价整体上处于大幅上涨的状态。8年后,中国最便宜的东西可能就是房子。
调控让楼市降温,这个世界开始惩罚炒房者。那些入市较晚的跟风炒房者既没有“温州炒房团”的资金实力,又没有更多的融资渠道,更何况温州炒房团还狠狠地栽过跟头,那些没有实力弱小的炒房者只能在这轮调控寒冬中独自苦撑,能撑多久?谁都不知道。
但是依旧不明朗的“长效机制”,以及房地产税可能在局部先行,都在警示我们不要轻易高杠杆炒房。
新闻编辑:胡逸